叮鈴鈴,叮鈴鈴……一聲聲急促的鈴聲打破了原本安靜的辦公室。
“您好,河南省兒童醫院黨委辦公室,請問您有什么事?”工作人員接起電話。
“您好,我想找一下冀玉英大夫,您能幫我聯系到她嗎?她是我女兒的救命恩人,我想當面感謝一下她!”電話另一端,李先生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詢問著。
“沒有問題,我們現在幫您聯系!”
電話中所尋找的冀玉英是河南省兒童醫院一名退休專家,也是離退休黨支部的一名黨員,于2001年光榮退休。
4月18日下午,在征得冀玉英主任同意后,離退休黨支部書記及黨辦工作人員陪同李先生一起來到冀玉英家中看望。
“冀主任,不知道您還記得我不,當初是您救了我女兒的命,今天我想專程來看看您,當面向您致謝。”剛一見面,李先生向冀主任深深鞠躬。
“記得,我還有印象,就是異物吸入的那個孩子吧!”85歲的冀玉英精神矍鑠,兩人共同回憶起當時驚心動魄的一幕。
生死時速,“奪回”孩子生命
時鐘回撥至1990年,李先生5歲的女兒珊珊(化名)在家玩耍時不小心因異物誤入,導致呼吸困難,臉色發白。家人緊急打車將孩子送到河南省兒童醫院東三街院區救治。剛到診室,孩子已經渾身癱軟,口唇發紫,時任內科副主任的冀玉英聞訊趕來,使用負壓吸引及相關急救措施,將堵在孩子氣道的異物成功吸出。孩子哇地一聲哭了出來,懸在所有人心中的石頭終于落地,孩子被搶救回來了。
三十五載不忘恩,今朝終如愿
2025年4月,李先生來到當時救了女兒一命的河南省兒童醫院東三街院區,憑著為數不多的記憶,經過打聽,聯系到了負責離退休工作的黨委辦公室,這才有了故事開頭的動人一幕。
“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孩子當時的情況確實很危險,也幸虧家長送來得很及時。”冀玉英說道。
一聲聲感謝,三十五年的深情醞釀,讓這段醫患情誼愈發醇厚動人。最簡單的方式,承載著最動人的故事。患者的信任和托付,也鑄就了這段動人佳話。
歲月更迭,醫患真情永不褪色。冀玉英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患情深。
在河南省兒童醫院,離退休黨支部黨員冀玉英的故事并不是終點,而是無數溫暖故事的延續。這些故事如同點點星光,匯聚成照亮患兒心靈的溫暖光芒,生動詮釋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這不僅傳遞著愛與希望,更激勵著全院醫務工作者堅守初心,用專業與溫情守護每一位患兒的健康未來。
來源:黨委辦公室、離退休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