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孩子都開學了吧
家長們又重啟了
陪孩子寫作業的悲慘人生啦
白天打上雞血拼事業
晚上發憤圖強“搞學術”
關鍵是孩子還不好好寫作業
妥妥的寫作業困難戶
從進家門就多次提醒
“快點寫作業”
孩子就像沒聽見一樣
家長怒吼后才開始行動
半小時后還沒寫一行字
家長瀕臨崩潰
憋著火,看著寫
孩子一會要上廁所,一會要喝水
反正他總有事情要離開座位
“上輩子造了什么孽
此生要來教導作業”
老父親怒發朋友圈控訴
沒成想大家的孩子也都差不多
地點:河南省兒童醫院學習困難門診
娃為什么會寫作業困難 01
放學回家,孩子玩得正高興呢
家長督促他趕緊寫作業
孩子可能想再玩一會
但他們往往掌握不好
“一會兒”是多久
這時候家長又催促寫作業
他就會覺得自己的計劃被打亂
要么無聲反抗
要么情緒波動很大
來回擊家長
容易出現墨跡、作業質量不高的問題
02
不少家長也會發現
孩子寫作業不專注
但看手機、玩游戲時
又可以保持專注了
是因為寫作業不是他們感興趣的事
是被要求,甚至家長逼迫下
才不得不行動的
03
寫作業地點不固定
孩子有時在餐桌,有時在臥室
他們不能迅速進入學習狀態
寫作業環境不達標
比如在課堂上
孩子可能幾十分鐘就能完成
但在家中,開著電視
家庭成員間說話等
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干擾
等到高年級,作業量、難度都提升后
寫作業困難會更明顯
04
不自覺,時間管理能力弱
對時間沒有概念
各科作業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完成
心理沒有數
有的孩子剛寫會語文
又開始掏出英語書寫單詞
做事情沒有計劃性、順序性
05
孩子寫作業有困難,又得不到幫助
往往會變成這樣
此時,如果一味地指責批評
孩子更會抵觸煩感
家長則更加生氣地批評
這就是常說的畏難情緒
如何讓孩子愛上寫作業
是家長長遠目標
孩子放學后,由家長評估作業量
根據作業量將作業分成幾份
讓孩子決定先做哪項
也可以采用抓鬮的方式
分作業時需要評估
孩子專注力持續時間
如果他的專注力能持續15分鐘
那一份作業量所用時間要短于15分鐘
每完成一項讓孩子休息10分鐘
然后繼續下一份作業
長時間全神貫注地做一件事
對成年人來說也不容易
孩子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抗干擾能力較弱
家長不要在孩子寫作業時
端茶倒水或來回走動
隔幾分鐘就查看作業進度
同時將手機、玩具等容易分心的東西
放置在學習環境之外
作業出錯后
家長要學會區分孩子是不認真
還是真的遇到難題了
明顯是態度問題不要打罵
及時和孩子溝通
理解孩子的認知誤區
如果遇到難題
家長要鼓勵并引導孩子
思考正確答案
讓他們明白寫作業
不是為了家長和老師
作業量大,加上內容枯燥有難度
容易讓孩子產生畏難情緒
導致逃避、拖延或難以堅持
白天學習一整天
晚上回家面對“海量”作業
小孩子很容易情緒崩潰
家長不要暴躁
先安撫孩子情緒、樹立信心
孩子接受后
可以給予及時表揚和適當獎勵
增加他們愉悅體驗
激發學習主動性
家長要明白
磨蹭和拖拉是孩子反抗父母的手段
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這種反抗
可以讓父母“法外開恩”
甚至天真的以為
只要父母不要求
他們就可以不用寫作業
一定要幫助孩子盡早明白
寫作業是鞏固所學知識
不能逃避,也逃避不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