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歪脖子,到底是可愛的習慣,還是需要警惕的健康信號?河南省兒童醫院康復中心一病區主任耿香菊提醒:寶寶總愛歪著頭,有可能是先天性肌性斜頸的信號!
先天性肌性斜頸 影響脊柱健康
先天性肌性斜頸是由于頸部肌肉(胸鎖乳突肌)受傷變硬導致。就像一根彈簧長期被壓向一側,失去了正常的彈性,胸鎖乳突肌纖維化后會導致頭歪向患側、臉轉向健側,嚴重時會影響面部發育和脊柱健康。
這可能與寶寶在媽媽肚子里姿勢不當、出生時產道擠壓受傷、少數與遺傳有關。相關數據顯示:每100個新生兒約有0.3-2例;男孩比女孩多發,右側脖子更易受傷。
家長自查“一看二摸三試”
看姿勢:寶寶安靜時是否總是歪向一邊?
摸脖子:頸部能否摸到小硬塊(如橄欖大小)?
試活動:左右轉頭時,兩側角度是否一致?
不同月齡寶寶的異常表現如下:
出現以下情況就需要及時到醫院來就診:出生2周后仍持續歪頭,3月齡后轉頭角度明顯受限,發現面部不對稱(眼睛、耳朵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科學干預:三步康復法
第一步:醫院專業治療
綜合性康復治療:1.進行低強度、持續、無痛的牽伸運動,避免肌肉組織的微小損傷;2.推拿;3.生物刺激反饋(用儀器喚醒“沉睡”的肌肉)、蠟療(像給肌肉做“熱敷按摩”);4.中藥外敷、肌內效貼;5.肉毒毒素注射。
第二步:家庭訓練秘籍
1.喂奶技巧:多從患側喂奶,吸引寶寶轉頭
2.玩具引導:在患側上方掛會響的玩具
3.睡姿調整:嬰兒床靠患側窗戶,借光吸引轉頭
第三步:
家長關心的問題&解答
先天性肌性斜頸是由于頸部肌肉(胸鎖乳突肌)受傷變硬導致。就像一根彈簧長期被壓向一側,失去了正常的彈性,胸鎖乳突肌纖維化后會導致頭歪向患側、臉轉向健側,嚴重時會影響面部發育和脊柱健康。
這可能與寶寶在媽媽肚子里姿勢不當、出生時產道擠壓受傷、少數與遺傳有關。相關數據顯示:每100個新生兒約有0.3-2例;男孩比女孩多發,右側脖子更易受傷。
問題:腫塊會自己消失嗎?
僅30%輕微病例可自愈,多數需干預。
問題:按摩力度是越大越好嗎?
錯誤!過度按摩可能加重損傷。
問題:需要做手術嗎?
超過一歲以上發現的先天性斜頸,或經保守治療未改善者
專家提醒,早發現+早期科學干預可以使90%以上先天性斜頸寶寶在1歲內能完全康復。寶爸寶媽在孩子出生7天可開始引導“轉頭游戲”,發現歪頭立即就診,別等“自行恢復”。
科室簡介
康復中心一病區科室診治范圍涵蓋:發育指標延遲、腦性癱瘓、姿勢異常(X型腿,O型腿)、脊柱側彎、斜頸,智力低下,言語及語言發育障礙,孤獨癥譜系障礙,抽動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學習技能障礙、周圍神經損傷、骨關節康復、骨折術后康復、淋巴水腫、睡眠障礙、遺傳代謝相關疾病等。
科室亞專業方向是運動異常與骨關節康復:腦癱、異常姿勢(扁平足、X型腿,O型腿、足內八字、足外八字)、脊柱側彎、斜頸、骨關節康復、骨折術后康復,淋巴水腫、周圍神經損傷(面癱、臂叢神經損傷、吉蘭巴雷綜合征恢復期及后遺癥期)。
專家簡介
來源:康復中心一病區